火锅的起源和历史

说起火锅的起源和历史,那还要从万千中华历史中娓娓道来。

万年

早的火锅可以追溯到大约一万年前,那时候用的锅是体积非常大而且笨重的陶制大鼎,人们在鼎下生火,然后把以肉类为主的食物一起丢进鼎中,煮熟后食用,当时叫做“羹”,这就是火锅的雏形。

千年

在中国三国时期或魏文帝时代,那时的“铜鼎”,就是火锅的前身;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,出土文物中的“斗”就是指火锅。可见火锅在中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。

成都火锅

四川火锅的出现,大约在清代的道光年间(1821-1851)。经过多方考证,四川火锅真正的发源地是长江之滨——酒城泸州的小米滩(现高坝二五厂)。炊具仅一瓦罐,罐中盛水(汤),加以各种蔬菜,再添加辣椒、花椒祛湿即可实用。

当时,长江边上的船工们跑船常宿于小米滩(小米滩在当时是四川境内长江边上的一个很适中的码头)。停船即生火做饭驱寒,船工们吃后,美不可言,就这样一传十,十传百,在长江边各码头传开了。

重庆火锅

相传在重庆两江江流之处的朝天门,是是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,回民宰牛之后将内脏弃之不顾,岸边的水手、纤夫将其捡回来清洗干净倒入锅中,加入辣椒、花椒、姜、蒜等辛辣之物,将其烹饪食用,起到饱腹驱寒的作用,久而久之就流传了下来,变成重庆著名的麻辣牛肚火锅了。

也有一种说法是,二十年代在重庆一些挑担子零卖小贩将水牛毛肚买回来后,洗净煮熟,将肝子、肚子切成小块,在担子里面放上泥炉,上面放置一个分格的大铁盆,盆内有麻辣的卤制,将内脏放进去煮制,受到工人的欢迎,到民国二十三年之后,重庆城内的一家小饭店中将这种吃法高档化,也慢慢发展演变至今。